《笼中窥梦》:转换视角,实现“不可思议”

转换视角,画中的飞机居然能不可思议地突破场景限制,飞向另一个空间的天空。这就是《笼中窥梦》,一款仅凭3秒的动图就能搞懂玩法,让人“一眼惊艳”的视错觉解谜游戏。

这款由 Optillusion 开发、心动发行的解谜独立游戏,11月16日在PC端(Steam/Wegame)和手机端(iOS/TapTap/Google Play)全球同步上线。玩家只需要转换视角,就能从小小的盒子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TapTap:https://www.taptap.com/app/177433

Stea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195290/_Moncage/

1.转换视角:打破时间与空间维度

把一只蚂蚁放在球面上,它爬来爬去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所处并非平面;人类也无法摆脱三维空间的局限。但是换个视角,在三维空间中也能创造出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矛盾图形。

比如将地球的水倒进去也填不满的克莱因瓶:

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彭罗斯阶梯:

即使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也拦不住人们利用视错觉的奇思妙想。

比如另一款高口碑手游《画中世界》,同为心动发行,就利用了平面上的视觉错位来设计谜题关卡。《笼中窥梦》也同样以视错觉为灵感,但是将谜题藏进了3D立方体中,更加强调不同空间面与面的连接。

相比于平面,立方体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小盒子的每一面都藏着截然不同的天地:

有着丰富的场景,但《笼中窥梦》的玩法却足够简单纯粹,玩家能进行的操作只有五种:放大缩小拉近拉远转换角度。通过旋转互动,将这些相邻或是相隔的世界拼接,即使身处不同场景的物品也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解锁完全不同的新奇内容。

寻找不同世界连接的过程并不是毫无头绪的“碰运气”,更需要的是玩家的观察力与想象力,解谜的线索已经其实暗藏在场景中,比如物品的形状以及颜色,不同世界的色调氛围,还有碎片化的故事信息……

2.转换视角:解读不一样的故事

在玩家专心于旋转拼接与场景互动中,还有剧情线索暗藏其中等待发掘。

对于解谜游戏来说,卡关是影响故事推进与游戏体验的杀伤性武器,如何在游戏性与提示系统中找到平衡也是《笼中窥梦》制作人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为了让各种“段位”的解谜玩家都能得到最舒适的游戏体验,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为游戏设计了三种提示方式:文字线索、高亮、视频提示。这保证了玩家既不会因过于直白的提示而失去思考的乐趣,也不会因为毫无头绪因此灰心丧气,放弃探索盒中的秘密。

游戏中的提示系统

游戏中的提示系统

除了旋转视角,完成不可思议的拼接那一霎那能给予玩家巨大的满足感,游戏还设计了奖章系统来不断给予玩家更多的正反馈。

游戏中的奖章系统

整个游戏没有任何文本形式的叙述,但散落各处等待玩家收集的照片还是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娓娓道来。这种碎片化叙事,给玩家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来从个人视角对故事进行解读,是在游戏本身玩法之外的又一重开放式谜题。

3.转换视角:完成“不可能”的挑战

与《纪念碑谷》等经典视错觉游戏背后有专业的团队支撑不同,《笼中窥梦》是由两位开发者的大学毕业设计打磨而来。

相比于2D场景,可旋转的3D的世界=有更多的角度可探索=更加庞大的工作量。两位开发者对于游戏中拼接的设计始终没有一套完整的工序方法,主要的设计方法就是“冥想”,甚至连冥想的重点也很随机,就是对着Maya中的场景不停地旋转来寻找可拼接的可能。

初期阶段的设计草图

“冥想”获得灵感过程并非想象中的浪漫,反而枯燥艰难,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将一整个月的工作全盘推翻。到了制作后期,游戏谜题的创新难度愈加提高,但二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创新性的追求,绞尽脑汁在不断失败、摸索、试探中磕磕绊绊地前进着。

就像游戏中通过转换视角,不断尝试,终将看似不可能的场景拼接,两人也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打磨、推翻,在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能够借鉴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笼中窥梦》的制作。

凭借独特的玩法与出色的品质,《笼中窥梦》还是早期版本时,就得到了诸多玩家与专业机构的认可:2019年 IndieCade 最佳创新体验设计,英特尔大学游戏展最佳玩法等奖项,2020中国独立游戏大赛最佳创新奖等等。前段时间,在备受全球关注的独立游戏的盛会IGF(独立游戏节)上,还获得了最佳设计奖提名。

现在,这款游戏终于在11月16日上线与大家见面,是时候转换视角,完成那些“不可思议”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