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首月狂赚3000万美金!Steam现象级爆款《Lethal Company》

最近的Steam市场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热度刚过去没多久,一款名叫《Lethal Company》的游戏,顶着秋季特卖一众打折大作的压力,悄无声息的爬到了全球热销榜第2的位置。

根据SteamDB数据,《Lethal Company》的CCU(同时在线人数)峰值为17万8234,日均CCU稳定在10万以上。这个数据在Steam库内所有游戏里绝对是头部中的头部,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单机和多人产品。

根据游戏发售至今的CCU曲线来看,这个数据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毕竟《Lethal Company》上线第一天时CCU只有600。

目前商店页面显示,游戏好评率为98%,社区中心实时评价数量已经突破9万大关,并且还在快速增长。根据SteamSpy数据与行业一般经验,《Lethal Company》的累计销量应该已经进入350-400万这个区间。

结合游戏在欧美各区普遍10美元上下的售价,其营收保守估计应该已经达到3500-4000万美元。

考虑到目前游戏的热度还在爬坡期,按以往经验估计,《Lethal Company》在23年内销量破500万、营收破5000万美元应该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达到《Valheim》、《Phasmophobia》、《Among Us》数千万销量的高度,就要看作者后续的长线运营了。

由于游戏不支持中文,评论区鲜少见到国人身影,中文评论总数不足100条。加上强调语音沟通的多人机制,《Lethal Company》在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关注度。

有别于Reddit、Twitch上的热火朝天,B站和抖音上的视频大多是国外主播(以XQC为代表)的直播切片,数据十分惨淡。

这种“国外爆火,国内冷淡”的情况,在《Rust》、《Valheim》等游戏上也不同程度存在。除了语言、题材、EA不进入新品榜等客观因素,小团队全球发行资源的匮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热度的缺失反过来也能保证产品数据的真实性。

下面让我们来盘一盘这款有些“奇葩”的游戏。

·多人合作+生存+收集+恐怖的奇妙组合

《Lethal Company》的核心机制非常简单,可以用一段话来概括:

玩家被扔到了一颗充满恐怖怪物的星球上。为了保住性命,玩家必须在抵御怪物的同时,通过拾荒在三天内完成公司的“捡垃圾指标”。

被怪物干掉或者规定时间内没完成指标,游戏直接结束。

游戏单个房间最多能容纳4名玩家,支持类似《Phasmophobia》的队内语音沟通。

自由探索时间是早上8点到午夜0点,开始探索前玩家可以在飞船的电脑商店里购买手电、对讲机、铲子等物品。不过根据实际游玩情况来看,这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鸡肋,纯粹是为了消耗玩家手里的过剩货币。

一个比较特殊的点是,游戏里的电脑没有图形化UI,玩家的任何操作都必须通过输入文字指令来实现(就像老式命令行游戏)。比如,玩家想在电脑里买东西,就要先输入“store”和“moons”才行。

玩家可以选择4个人一股脑全部出去拾荒,也可以让一人留守飞船,通过大屏幕指挥其他人(规避怪物、开门等等),增加拾荒效率。在游戏后期,玩家还可以购买传送装置来快速回到飞船。

野外的怪物一般从下午开始刷新,设施内(山洞、工厂等)的怪物数量则会随着玩家进入时间的推移而增多。游戏里的怪物造型十分猎奇,配合瘆人的氛围音效,确实能给玩家很大的心理压力。

游戏内置的随机事件也放大了这种压力,比如在讲机里听到队友惨叫一声后死掉,或者被突然出现的沙虫跳脸、被穿梭机砸死等等。

就像Steam商店页的评论所言:单人游玩《Lethal Company》是一件“可以但没必要”的事,徒增恐惧的同时还会丢失大量游戏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音频系统设计的很有意思。

玩家发出的声音会在原本麦克风输入的基础上加入环境因素,比如距离衰减、环境混响等等。如果玩家用对讲机进行远距离沟通,声音也会变得失真且有底噪。这部分设计对玩家的沉浸感有质的提升。

至于游戏模糊的“低保真”画面,以笔者的游戏开发经验来看,应该是某种特调的Post Process,与美术资产质量无关。换句话讲:作者追求的就是这种破破烂烂的视觉效果。

总的来讲,笔者已经有段时间没在Steam上看到如此质朴且真诚的作品了。

哪怕同为小团队(5人)开发的《Valheim》,产品调性上多多少少还是带了一些职业从业者的匠气和套路。玩家可以从很多细节感知到开发方对成熟产品的借鉴和化用。

《Lethal Company》则完全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异类,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个人开发者独有的狂野与灵气,仿佛Steam“绿光计划”时期的那些诡异产品。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聊一聊《Lethal Company》的作者Zeekerss和他展露出的一些产品思路。

·极低研发/发行成本+商业模式优势=爆炸的ROI

在10月24日游戏“抢先体验”上线当天,Zeekerss在Steam商店页面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公开信,一方面回顾了长达18个月的开发+迭代测试历程,同时也展望了游戏未来的前进方向。

他在信中表示,游戏最初并没打算做成开放世界,而是要对标像《Backroom》那样的纯室内游戏,用电梯链接不同楼层。飞船、野外这些东西全都是后续迭代时加进去的。

早在游戏立项之初,Zeekerss就开始在Patreon上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更新开发日志,与自己的核心粉丝同步项目进度。由于Patreon上的文字为付费内容,笔者在此不做截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花个几美金订阅一下他的频道。

反正笔者通读下来的感受就是一句话:这哥们儿的思路确实清奇,但是也非常愿意倾听玩家意见,而且有毅力和执行力花十几个月时间做迭代、调优。

在立项《Lethal Company》之前,Zeekerss曾在itch.io上发布过一些小规模的独立恐怖游戏,售价都在5-10美元,成绩很不理想。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The Upturned》,一款Unity制作的叙事向3D恐怖游戏,目前在itch.io上只有15个评论。

此外,Zeekerss还是一名Roblox创作者,发过几款原型级的作品,同样在商业成绩上没什么起色。

《Lethal Company》算是Zeekerss在Steam的处女作,也是其职业生涯中投入最大、开发时间最长的一款产品。饶是如此,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围观群众都普遍估计——在不计作者个人生活成本的前提下,《Lethal Company》研发侧的先期投入很难超过5万美元。

至于发行侧,Zeekerss更是选择完全听天由命:反正游戏有多人社交属性,那不如让玩家社区自发去做口碑传播。

11月初,一些油管和Twitch的小主播开始播这款游戏。几天后,XQC、forsen甚至头部虚拟主播Shoto都被吸引了过来。游戏热度随即开始升温,并在月底完成了指数级爆发。

游戏的评论增长曲线完整的记录了这一过程:

这里就凸显出了多人游戏在长线运营和发售后迭代方面的天然优势,以及巨大的营收增长潜力和商业弹性。

作为对比,10月18日发售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是瞄准国内用户的纯内容产品:同样是“裸奔发行”,同样是病毒式传播,同样在社交媒体上声量大的可怕。

但是,内容类产品天生就是画不出上面那种曲线:

《完蛋》的成本(500万人民币)比《Lethal Company》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期营收(大约5000多万人民币)却只有《Lethal Company》的不到20%。类似的降维打击,《Among Us》、“鹅鸭杀”早先已经给我们演示过一遍了。

这就是大DAU产品的可怕之处,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就是:

内容类产品是1对1的,任何玩家都有喜欢或不喜欢的权利(或者盗版、云通关)。

多人类产品只要核心玩法能立住、成本控制能做好,哪怕没成爆款,营收也是有最低保障的——要是爆了,那营收必定指数级上涨。因为这种游戏的乐趣和价值不在于剧本,而在于“玩家参与”这个行为本身。

商业模式上的差异直接带来了可量化ROI的差异:一个是10倍ROI,另一个是1000多倍ROI。

·总结:用户需求>个人表达,玩法机制>内容质量

外媒Gamediscover在上周的一篇报道里对《Lethal Company》的成功要点做了概括,笔者认为总结的挺到位的。翻译过来大意为:

“·创造玩家的共同体验是《Lethal Company》成功的关键:尖叫后消失的队友既滑稽又吓人,同时“合作+loot”的模式又给每个人带来了数值快感。

·内容质量并不能保证付费转化:《Lethal Company》滑稽、粗糙、诡异的美术风格并没有让玩家反感。

·病毒式传播的发行方式将在业余/半业余游戏中崛起,因为这些作者和团队根本没有发行预算。

·不管游戏的预算有多低(哪怕是0),也应该坚持大量迭代和测试。《Lethal Company》绝不是侥幸成功的一波流产品,作者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打磨这款产品——直到现在这款游戏还处在EA中,还在不断迭代。”

众所周知,游戏行业的两极分化是一个明显且不可逆的趋势。但Steam作为特殊市场,两极分化的具体表现也有别于其他地方。

一方面,以EA、育碧、动视暴雪、Bethesda为代表的一众超级大厂们,项目预算越来越高、工作态度越来越傲慢、产品质量越来越低、玩家风评越来越差。他们每年的工作就是定时定量的拿出一些精美但味同嚼蜡的罐头,扔给市场。

这些巨头的主战场在Play Station和Xbox,对他们来说Steam只是PC端的主要分销渠道,玩家社区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下列名场面:

另一方面,不少小型独游团队和单人团队,为了做出自己“梦想中的产品”,走上了纯粹自我表达、豪赌内容的不归路,直到粉身碎骨也不回头。

巨头是基于实力的傲慢,小团队则是基于自我的傲慢。

这两端的压力同时反馈到玩家身上,结果就是:玩家既要捏着鼻子玩大厂的流水线产品,又要提防某些小成本独游给自己喂X(欧美玩家管这种游戏叫Scam)。

长此以往,大部分玩家只能被动选择捂紧钱包、双向逃离。

看清楚这个局面,也就不难理解《Lethal Company》的成功:虽然它不够好看,但它足够好玩,而且足够真诚。

简而言之,就是“不端着”。

就像一位美国老哥在评论区说的那样:

“一款单人开发的作品,音效表现比整个《Apex》开发团队做得都好。”

从玩家的角度看,大家肯定是希望这样物美价廉的游戏越多越好。但作为从业者,我们还要注意更多细节,也要有更多的思考:

当大部分团队都在不计成本卷美术时,以低成本做出好玩游戏的团队一定能大赚特赚。今年暴死的那一大批超高预算的二次元项目,与各种流水爆炸的开箱子小游戏,就是最好的案例。

同理也适用于Steam市场:当大大小小的厂商都觉得自己比玩家“懂游戏”,选择傲慢、懒惰与偏执时,先向玩家低头的人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像《Lethal Company》这样的产品背后,往往蕴藏着颠覆现有生态的巨大机会。

了解更多关注罗斯基公众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