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不相信眼泪:发行给保底量推产品 CP却想先拿钱回本

作者:罗伊   微信号:罗斯基

导语:

好的发行不缺产品,好的CP不愁发行。虽然低调赚钱的公司还有很多,但现在的市场是需要大家一起抱团活下去。

一般产品看不上,好产品又买不起,独立游戏不赚钱、买量发行又不懂。”这是行业真实现状。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产品“慌”的问题一直都有,原来是缺好产品,现在垃圾产品也有人找。今年CP确实是少了很多,但并意味着市场上真的是产品少,这点从TAPTAP可以得到佐证,只不过发行公司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在目前大的市场环境下,发行的日子不好过,CP的日子也不好过。然而只有想明白的公司才懂得:发行和CP是需要一起活下去的。

01

CP眼中的发行在玩“空手道”

必须先给钱在合作

真的发行不缺CP提供产品,真的CP也不会靠跑会提供产品。今年合适的产品确实难找,这是事实,主要是市场成本高了,拉高对产品要求。而主动找发行的研发可能真的不多,要么抱好大腿,要么自己就是大腿,剩下的都是日子不好过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CP眼中的发行变了,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简称“空手道”。何解?

发行不愿意给CP太多钱,甚至不给钱,但是愿意把这个产品做好承诺保量,赚钱后在分,目前这是大多数的中小发行心态。而CP往往希望先拿一笔钱。

很多发行在找CP谈产品时,会经常遇到开口就是200万、300万的版权金。研发要先回本,而产品风险要发行来承担。但是现在没有几个发行敢扛着,即使网易这样大的公司代理国内产品也很少能给到300万版权金,反而发海外的产品代理金都是10万美金起。假设200万的版权金给CP,那么发行推广要花钱,什么时候才能收的回来?

如果站发行角度,拿1个游戏200万+运营人工+服务器成本=起码要跑到千万级才能赚。而200万的代理费+100万的运营预备成本,到手赚个总流水的10%的利润风险太大。但也不能怪CP,毕竟投入成本。其实大家都希望把风险转嫁或者用是风险后置的方式也罢总的去分担掉。只不过在多数商谈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现状是

CP:做个产品换皮少说也要砸个200万,应该给钱;

发行:先测一下,反馈不好不要了;

02

发行眼中的CP没数据缺背书没保障

不要钱可以试试

iOS一个A按200元算,200万的费用可以导1万多的用户量。但这1万的量能不能回收200万?没几个人敢说。

发行找的产品是需要数值达到一定程度,版权金、预付款都可以给,但一定是需要数据保证。只不过大部分CP提供不了数据保证。

我们按正常行业数据来进行预估,iOS的平均买量成本是一个A130-140元,那么需要月LTV可以做到多少?如果没有做到80元,发行买量推的产品3个月是回不了本。那发行怎么继续的下去?其实发行也不容易。如果三个月都回不了本的话,还要给版权金,发行的坑只能是越踩越深。不过产品发安卓会回收一些,但不能用安卓来补iOS的坑。平均130的iOS买量成本已经说的很低了。3个月回本至少要做到月LTV80。如果是月LTV60,那就不要买量了,做ASO是能赚钱的。

对于出来创业的团队,说有数据保证很难被信服。发行心里会反问:你是谁啊?另外,现在发行已经不相信CP的团队背书,即使那个大公司那个工作室。就算是真的是发行也不相信。任何大公司背景没有意义,技术可以要,策划不敢要,如果自己是组建的团队更加不好意思。

在发行看来,如果不要钱,可以试试。大公司的福利体系出来人,要么很渣,要么很屌。如果真的很屌的话,在大公司的收益一定不会比出来创业差,而没出来之前就已经有公司投资,产品早被预定好了。同时现在发行还只是做简单的上架接sdk之类是没任何价值,否者CP为什么不自己发?

03

只有想明白的公司才懂

我们是要一起活下去

现在游戏行业已经不是谈怎么赚钱了,而是在这个市场凭什么能活下去?

现阶段,广深圈常见的发行产品合作模式:CP愿意给产品,发行可以保底流量,但是要先测试数据,数据OK大家合作。否则谁也不耽误谁,继续找新产品。这种合作在北方团队看来很难接受,他们更希望发行能先给一笔收回成本的钱,这样僵持的结果是断了最后的退路。罗斯基预估的从去年到今年华北的游戏公司死亡率已经达到了70%,所以我们应该想想怎么活下去。

现在大部分的发行,除了没想明白的外,都不求我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CP能活着。能活着就能给发行提供产品。没想明白的发行,是只想着自己赚钱,不会管CP死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想明白的CP和发行是要一起抱团活下来,想不明白的只会考虑自己活下去。

另外今年微信小游戏是游戏最大的机会风口,上半年休闲游戏,下半年重度游戏,抓的住的公司还有机会。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