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占股、无抵押、效果付费!这个融资模式让中小游戏公司轻松撬动千万美金买量资金!

导语:
“第3 次被银行拒绝贷款,看着后台买量数据日日向好却没钱追加投放;和投资人谈了3 个月,稀释20% 股权才拿到资金,却发现竞品早已用这笔钱抢占了市场……”
这是无数中小型游戏公司在规模化扩张时的真实缩影:空有优质产品和数据,却被资金周转卡死在爆发前夜。
·传统融资困局:要么割肉,要么赌命
在游戏行业,传统融资方式有很多难以跨越的坎。
一方面,股权融资如同“卖未来换当下”。
举例而言,某中型厂商为拿到300万美元融资,稀释了25% 股权,创始人团队控制权从此被投资人左右。更漫长的尽调流程(平均6-12 个月),常常让产品错过流量红利期,等到资金到账时,竞品早已用低价流量抢占了市场。
而银行贷款则像“带刺的救命钱”。不仅需要房产、设备抵押,固定还款期限更与游戏买量的动态需求脱节。
曾有公司在数据爆发期需要追加50万美元投放,却因当月需偿还银行25万美元本金,不得不放弃黄金推广节点。一旦数据波动,刚性还款压力直接威胁现金流安全。
即便是广告代理垫资,也往往杯水车薪。通常仅覆盖30%~50%的预算,还需绑定指定渠道。
数据好时想快速放大规模,却被冗长的额度审批流程拖后腿。传统融资的“要么稀释、要么抵押、要么受限”,让无数优质产品倒在规模化前夜。
面对此种行业痛点,PvX Partners 带着全新模式引发关注:不占股、无抵押、风险共担,根据用户获取效果动态提供资金支持,成为连接数据潜力与规模增长的桥梁。

·效果付费:让资金跟着数据跑
PvX Partners是由前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Mobile Premier League 团队打造的融资方案,其核心逻辑简单清晰:
首先是资金支持灵活可调。PvX根据产品历史买量数据(如用户获取成本、留存率、付费率等),提供最高80% 的月度营销预算支持。
比如月投100 万美元的项目,首月可获50-80 万美元的资金,后续根据周度ROI 动态调整,每个公司月支持上限可达2000 万美元。
其次,还款机制与效果绑定。
从用户收入中按比例分成还款(例如PvX 承担 80%的买量成本,即每月收入的80% 优先用于回收本金)。本金收回后,剩余收入全归游戏公司,且利息成本随还款速度递减,最快1个月即可结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共担。
若某阶段买量效果未达预期,PvX承担超出部分损失,不追溯公司其他资产。这意味着,产品数据越好,资金追加越快;数据波动时,风险由专业团队共同承担,不会伤及公司根基。
这种”效果付费“模式,本质是让专业机构用数据模型判断风险,让游戏公司专注放大优势——数据证明可行的事,资金自然跟上。
塞浦路斯的Top App Games 是PvX 早期受益者之一。2024年底,其产品在某些市场展现潜力,但受限于资金,只能在单一渠道试探。
PvX介入后,首月提供资金支持,并同步投放Google 和Meta;次月因用户付费率超预期,投放资金追加,新增TikTok 渠道;第三个月数据稳定后继续增资,同时启动多市场本地化投放。
在短短数月内,产品用户规模指数级增长,单用户获客成本显著下降,自有资金得以聚焦新品研发。

Top App Games 的首席执行官Vladimir Markov 表示:“我们与PvX 的合作始于2024 年 12月。他们的资金支持让我们能够有效地扩大用户群体,加大营销力度,更高效地分配用户获取预算。除了资金,PvX还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指导,帮助我们取得出色的成绩。我们特别赞赏他们的专业性、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迅速态度。”
芬兰的Playsome、澳大利亚的Dabble 等公司也通过类似模式实现突破。他们利用PvX 资金在休闲游戏赛道快速铺量,并在高成本的本地化营销中精准控制风险,大幅提升ROI。
据PvX 数据,2024年签下的合作伙伴超80%在3 个月内实现买量规模翻倍,平均资金利用率提升300%。这意味着公司自有100 万美元资金,可撬动500-800 万美元的总投放,规模化周期比传统融资缩短50%。

在PvX Partner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e Wadakethalakal看来:每一款游戏都始于一个灵感火花,而后发展成一段有意义的体验。而科学则体现在构建和维持用户群体的策略中。
他表示:“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移动市场环境下,公司能否在机遇来临时迅速扩张,往往决定了其成败。那些能把握时机,通过合理策略高效获取用户的公司,才能实现长期盈利。为这种扩张提供资金一直是个重大挑战,它足以决定那些极具潜力的应用程序的命运,而PvX Partners 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生。”
也就是说,PvX Partners不仅仅是一个财务合作伙伴,而是一个全面的平台。它从根本上重新构想了公司的扩张方式,将精准融资与数据驱动的见解相结合,提升营销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决策水平。
目前,PvX将与国内多家中型厂商展开试点,覆盖休闲游戏、SLG等品类,尤其适合月买量100-500 万美元、数据表现优异但资金周转紧张的团队。
·为什么PvX 能做传统机构不敢做的事?
这支团队的独特优势,源于“金融+ 游戏”的双重基因:
创始人Joe Wadakethalakal曾任职摩根大通,主导过众多游戏公司融资项目,深知传统金融工具对行业的水土不服。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PvX Capital 的诞生源于我们自己在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这也是我当时希望能够采用的融资模式。”

联合创始人Ridzki Syahputera曾执掌Mobile Premier League营销战略,操盘过数千万美元级别的营销预算。也曾服务于东南亚顶级风险投资机构,他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初创企业扩大规模的瓶颈。
他主导设计的“LTV优先“资金模型,已成为行业标杆——该模型打破传统ROI桎梏,只要用户终身价值达标,即使短期回报波动仍持续加码。这种长期主义思维,已助力多家初创企业突破增长瓶颈。
创始团队拥有多年行业经验,成员均来自游戏和金融领域的知名企业,如Mobile Premier League、网易、Homa Games、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
顶级机构的战略背书更增强了模式可信度:General Catalyst(曾投资 Airbnb, Stripe)与 Play Ventures(曾投资Appcharge)领投。游戏数据分析专家、媒体DOF创始人Michail Katkoff 担任战略顾问,确保资金决策既符合金融逻辑,又贴近行业实操。

一句话总结:PvX不迷信报表数字,只看用户价值。因为数据存在自己的局限和滞后性,而真正的好产品不该输在资金链上面。
这种统筹兼顾的风险评估体系,让他们能精准识别“暂时亏钱但长期值钱”的项目,为优质产品提供雪中送炭的支持。
当你的产品在市场上跑出用户愿意买单的信号,却因资金无法放大时,或许该试试这种让数据决定资金的模式。
毕竟在“快半步赢,慢半步死”的游戏行业,灵活的资金周转能力,本身就是一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想了解更多,请访问官网:
https://pvxpartners.com
通过微信联系PvX 团队:
Damian Foo/微信号:Damianfoo
Ealing Ng/微信号:ealing0730
近期评论